三種音樂劇宣傳預告影片的製作

音樂劇的宣傳影片充滿許多眉角,除了幕後花絮類、音樂錄影帶等等,最定下該戲宣傳基調的工具就屬預告片了,要在半分鐘左右的時間內讓觀眾了解劇情、聽到好聽的音樂、看到迷人的卡司,而就製作方法大抵上可以分為三個等級:

Cheno Chen
3 min readApr 17, 2018

--

第一類:字卡+視覺

字卡通常會上知名推薦、劇評或老王賣瓜的推薦短語,然後搭配主視覺與動態效果,讓觀眾最快速接收所有資訊。除了便宜之外,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往往這些影片推出時,還未真正站上舞台,沒有表演片段可用,是屬於前期行銷的不得不。

Dear Evan Hansen 早期宣傳影片
海綿寶寶要上百老匯的廣告

第二類:利用舞台拍攝短片

進到試演時期,舞台元素已經完整,演員也都已進入表演狀態。此時利用空堂時間Call來錄影,捕捉演員在舞台上的演出甚至特寫,會讓影片更容易帶著觀眾進入舞台的美好。然而在國內礙於檔期往往稀少短促,這種拍法反而卻是最困難達成的。利用舞台拍攝更分為兩種,能否站上舞台取到特寫或不同角度的運鏡,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。而另一種常見的是由第三方媒體採訪剪輯後的精華演出片段,通常是在舞台下拍攝出的演出片段。

在舞台上配合光影拍出的影片會十分動人。鏡頭能上舞台,一直跟著主角移動,帶入感十分強烈。
不知道是call不到演員還是故意營造神秘感,但我相信能打到愛動畫的人
另種有趣的拍法,打破了舞台空間的概念一鏡到底。然而拍攝創意好過戲就是了(爆)
媒體拍攝的概念,這是個環形舞台特別難拍。我猜小島的環境也很難拉去哪個小島拍實景,所以到現在這部戲的宣傳影片也很少。

第三類:外拍或棚拍

雖然按取景地點不同可能會有不同成本,不一定會真的比舞台上拍攝便宜,但絕對是最花時間成本的一種拍攝方式。光要讓演員重新習慣表演場地,安排走位,安排場地租借申請等等,通常需要更有經驗的團隊來操作,不然失敗率也奇高。

為了行銷雙明星卡司,特地拉到中央公園重新拍攝劇情中在長凳相遇的情景
基本上是第一類+棚拍
我其實是為了這支影片寫這篇文章,拍得太美太好了。

後記:不管是哪種製作方法,只要看到好看的影片,馬上就會被燃起來,剪音樂劇影片不但要顧慮到文案+視覺還要兼顧音樂性的節奏,選甚麼歌、怎麼切才符合呼吸都是細節。下次看到好的音樂劇宣傳影片請麻煩一定要互相分享一下。

*~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留下幾個拍手~*

--

--

Cheno Chen
Cheno Chen

Written by Cheno Chen

開心的時候唱歌、生氣的時候唱歌、難過的時候也唱歌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