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香港粵語音樂劇《大狀王》看行銷素材籌畫
音樂劇《大狀王》作為香港話劇團的旗艦級音樂劇製作,從創作源頭開始歷經七年,過程間也歷經預演Preview,其完整的製作統合行銷規劃,特別是對於音樂劇該凸顯的行銷內容,從核心到外圍週邊,都十分值得借鏡參考。
音樂劇《大狀王》本輪演出在九月份於西九戲曲中心(可售約1000席)正式首演12場,已宣布加開3場,另有3場公關公益包場不對外販售,共18場演出。粗估約 18000 張票。
2019預演便以淡金米色標準字與青綠色定調視覺設計,書法字體與英文副標英文搭配,劇情已得窺見一二,構圖設計乾淨而突出雙主角,不貪心放上所有演員需要非常強的決心。乾淨的背景也幫助了未來延伸視覺的排版變化。
預告片
利用預演畫面、觀眾口碑、資訊字卡與音樂搭配出30秒的清楚剪接。但最重要的丟出本戲定位:「香港頂尖團隊打造,預演時大家都說好看!」
音樂MV
一共三隻。分別瞄準激昂主題歌、抒情歌、炫技歌,並且取景分別展現舞台感、外景、錄音室三種情境場景,拍攝錄音皆為專業製作。
另外還有一隻排練場一鏡到底版
卡司介紹
KOL宣傳合作
找年輕歌唱型Youtuber合作進入排練場排練,台灣也滿多劇團以類似概念操作過,大狀王團隊的影片企劃十分完整,最後讓KOL上妝直接演譯一整段。
說書型Youtuber介紹,雖然不確定是自發性還是官方合作,但可見因已經有了MV,Youtuber也得以直接引用影片作為推薦。
原聲帶串流上架
精選歌唱譜
小小的結語:正因為粵語的歌詞較普通話有更高的密度與轉折,所以前期完整的歌曲行銷更是重要,提早洗腦觀眾、提早讓觀眾感受到音樂詞曲的設計,對於現場演出口碑絕對有很大助益,好的詞曲也絕對是觀眾選擇要不要購票的主因之一,再加上完整規格的視覺、影像、錄音製作,觀眾更會放心這是有品質的團隊,放心買票。這個邏輯套用回普通國語或台語應當相通,要讓走出劇場後的旋律有記憶點,往往其實是宣傳曲早就洗腦上百次了。
在資源如果不夠的狀況下,是否更需要集中在這些很耗力,但是只要一支就已經很足夠打天下的素材,會不會比輕便素材的游擊戰來的更有效?
如果要端上檯面、真的讓消費者留下印象,我想當然是選擇前者。
但至於這些"錢"期素材要怎麼攢出來,要用多少時間攢,就是製作營運的另一個大哉問了。
*上述資料主要從官網自媒體與官方文宣蒐集,加上個人主觀經驗判讀,可能與實際狀況有不符之處,若有錯誤仍請多多包涵、不吝指出